文章閱讀
READ

ChinaNCDA生涯電子報第10期 - 應用專欄 - 探索優勢,迎向幸福生涯~青少年優勢力牌卡使用經驗分享

2023-04-01
  • 生涯精選
  • ChinaNCDA生涯電子報
  • 專家專欄
  • 應用專欄

應用專欄

探索優勢,迎向幸福生涯~青少年優勢力牌卡使用經驗分享
文章:酒小萍 

 

 編按:文末提供牌卡代訂資訊。

 

生涯諮商的演進~從適配、應變到主動建構

生涯諮商源自職業輔導,重點在協助當事人找到『適配』的職業。探索興趣、能力與價值觀等個人特質的測評工具,如生涯興趣量表(Career Interest Inventory ,CII)、價值量表(List Of Value, LOV)、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EPPS) 等,是常用的測評工具。在職業探索方面,以美國O*net 網站建構的職業資料庫為典範,網站提供大量職業資料庫可供查詢、探索與擬定發展計畫,其他如求職競爭力量表(O*pass)Yes 就業力量表等,用於協助當事人探索職場適應與評估競爭力與的工具。

 


量表的研發,背後有大量資料庫的建構與分析,也需要透過系統的計分與資料庫的連結來提供報告。透過系統授權與專家的操作,固然可維持專業性與符合倫理規範,但也造成使用上的限制。隨著網路資訊與科技的進步,線上測評工具的發展逐漸成熟,各招募網站也陸續建置自己的測評工具,有些廠商更配合使用者的特性與偏好,增加一些流行的素材、結合召募網站所具備的資源與優勢,發展測評工具,讓民眾可以自行施測與下載,這樣的做法,提升了測評工具的趣味性與普遍性,但少了解專業解測與探索性的對話,也頗為可惜。

 

隨著經濟與科技環境變化,非典型聘僱關係較為普遍,工作型態不再是單一而是彈性,多元與個別化,不再是找工作,更是思考『我是誰』、『我要過如何過生活』、『找到熱情所在』、『生命意義』與『靈性』的探索與建構過程。因應這樣變化與進入後現代對於多元與敘事的發展,牌卡在諮詢中的運用也受到歡迎,兼具理論基礎與設計精美的牌卡,成為常用的探索工具,如『尋.嘗日』、『職遊旅人』與『青少年優勢力卡』,是坊間可見以探索興趣、職業與優勢力,兼具探索與敘事,可用來拓展諮詢深度與廣度的牌卡。

 

迎向幸福生涯~正向心理學與優勢諮商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於1998年由Martin Seligman提出,是研究如何讓生活更快樂、更幸福、有意義的科學,更在美國哈佛大學(遠見雜誌,2011)與耶魯大學(紐約時報,2018)成為創下超過千人選修的熱門課。『幸福』成為熱門的搜尋關鍵字,追求更快樂、更有意義的美好生活,是現代人關心的議題與追求的目標。正向心理學研究主要是(1)正向情緒、(2)能力(Abilities)、優勢(Strengths)及美德(Virtues)(3)提供支持的社群。其中了解、善用,有意識的培養優勢能夠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各種優勢的評估的工具因此而生,如以量表為基礎的個人強項測驗、VIA優勢清單( VIA Inventory of Strengths)、台灣學者所發展的青少年優勢力量表與成人工作家庭優勢量表等。

 


優勢諮商的重要信念是相信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優勢,透過覺察與運用優勢特質能帶來力量與增加與問題共處的能力;諮詢目標是協助當事人探索所優勢特質、透過對話對優勢特質有新的理解並產生力量、了解問題
/困擾與優勢的關係與能夠彈性運用優勢來解決問題(困擾),透過對話可以建立力量,傳達希望與帶來意義的過程。在優勢諮商中,諮詢師不是擔任診斷問題的專家,更像是一個促成對話的引導者與寶藏的探索者。諮詢是從聆聽中理解當事人的問題脈絡、看到內在的渴望與需要,在當事人所敘說的事件的細節中,讓優勢能夠呈現、被理解與產生意義的過程。在諮詢中需要留意之處:

  1. 牌卡/測評工具是促成對話的媒介,但諮詢師對於優勢的理解、生活中實踐優勢、相信當事人是問題的專家等態度更為關鍵。
  2. 優勢是主觀與個別化的。尊重當事人對於優勢的觀點、想法與感受。聆聽當事人對與優勢力的感受,如喜歡/不喜歡等想法,可作為對話的素材。
  3. 優勢的使用與脈絡有關。鼓勵當事人在探索過程中與經驗連結,留意細節,促使讓當事人對於所具備的優勢有更深刻的體會與理解。
  4. 鼓勵對優勢產生新的理解。如優勢呈現的樣貌與所產生的影響、在不同事件中相同優勢的相同與相異處,也可以鼓勵當事人透過命名帶來意義。
  5. 優勢並非僵固與一成不變的。困擾可能源自某些特質的過度使用或是缺乏彈性,有意識的使用、培養特定優勢,可以提升幸福感。
  6. 多元觀點與合作的對話過程。諮詢就是具有影響力的對話過程,諮詢師尊重、接納與理解,依據需要分享自己的觀點,引導當事人看到周遭親友對自己的不同觀點,利用優勢的差異,發展多元觀點與彈性,也是詢過程中正向因子。
  7. 善用提問與促成正向對話。探索當事人是如何面對逆境、走出挫折與因應壓力,可以讓當事人看到所具備的韌力。如『你是怎麼度過這段這麼不容易的時光?』、『是甚麼力量,讓你在困境中選擇 堅持而沒有放棄?
  8. 隨情境調整,發展自己的優勢。優勢諮商並非一成不變,重在原則與態度,隨著諮詢情境與運用好奇心與保有彈性,和當事人一同探索、學習的過程。

 

優勢力在諮詢中的多元應用~青少年優勢力牌卡使用經驗分享

青少年優勢力卡發展基礎為王玉珍教授的研究『青少年優勢力量表』,故在卡片的名稱上有標註『青少年』,但實務使用上則不限青少年,可廣泛使用在不同年齡層的諮詢。也可用於個別諮商、團體/工作坊,多種主題的探索。一套包含優勢特質卡、具體描述卡及提問卡共3盒卡片,每個優勢特質以特定的動物代表,增加卡片的趣味性與探索豐富性,並貼心地附上1本使用小手冊,讓使用者可以了解與輕鬆上手。3盒卡片內容如下:

  1. 優勢特質卡包含優勢特質與空白卡片27張,分為六大類,空白卡片是提供若當事人依據需要自行書寫所具備的優勢。
  2. 具體描述卡共有75張,內容為每類的優勢力內涵,運用淺顯易懂的描述呈現。每張卡片依據為量表中的內容,當事人可就個優勢特質的具體內容作探索與對話,或挑選卡片找到所具備的優勢。
  3. 提問卡共30張,提供「發現」、「深入覺知」、「應用」三大類的問句題庫,供諮詢師參考與視需要使用。

 

卡片的圖像與文字與實體操作性,特別適合短期的諮詢中做為溝通媒介。通常在一次性諮詢中的做法如下

  1. 場構、了解當事人背景、生涯議題與諮詢期待。
  2. 發現優勢與深入覺知: 邀請當事人挑出符合自己特質的卡片,並敘說(可加上事件脈絡),透過對話探詢與目前生涯挑戰的關聯與影響,留意事件的細節與當事人陳述的方式。
  3. 探索生涯願景與目標:延續之前對話,將焦點從議題 與挑戰,移動到目標、期待的生活樣貌(澄清當事人的渴望)
  4. 探索所需具備的優勢或如何應用所具備的優勢,以達成期待的生活樣貌。邀請當事人依據上述願景,挑出所需具備的優勢並敘說。
  5. 選擇與行動;邀請案主就『已經具備』與『未來所需具備』的優勢進行選擇與敘說。鼓勵案主覺察、決定與鼓勵在生活中實踐
  6. 諮詢小結。

優勢探索可搭配其他探索活動與工具來使用,如生命線 /關鍵事件探索、心智圖或生涯幻遊等,設計學習單與討論題目來促進對話,使用上非常多元與彈性。優勢探索取向諮詢的關鍵,不僅是對『優勢特質』的理解,而是開啟對話的能力、對當事人的尊重與相信。在諮詢過程中,常常看見透過牌卡的挑選與敘說後,當事人可以對自己的生涯/生活挑戰產生不同的理解,也常常對當事人自己可以清楚指出自己的議題與需要調整的行為而喝采。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優勢探索過程中,諮詢過程,可以感受到當事人在敘說經驗/往事中,顯露出輕鬆,自在,愉悅與自信,在挑選出所需要的優勢卡時,當下感受是可控、有選擇、具有希望感與幸福感。我想,這就是諮詢師的使用與價值所在!

 

※ 編按

如有採購青少年優勢力牌卡的需求,台灣讀者可直接到博客來網路書店購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5438

陸港澳地區讀者,PAC提供臨時性代購服務至2023/4/30止,詳情請至以下連結查看

https://jinshuju.net/f/SgAQxq

 

References

 

  1. 美國O*net網站  https://www.onetonline.org/
  2. 源流出版社所提供的個人強項測驗https://www.ylib.com/hotsale/Flourish_A3355test/index.html
  3. 賓州大學「Authentic Happiness」中心網站網址https://www.authentichappiness.sas.upenn.edu/
  4. 王玉珍、吳清麟、 李宜玫。(2014)。成人工作家庭優勢量表之發展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 41(2014 / 12 / 01) P57 - 91
  5. 王玉珍、 李宜玫、 吳清麟。(2019)。青少年優勢力量表之發展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 503(2019 / 03 / 01) P503 528
  6. 青少年優勢力卡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5438
  7. 王志行、洪子喬。(2017)發現生命獨特的價值 – 青少年優勢力卡實務心得分享。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TCDCA電子報 。 http://www.tcdca.org/?p=3579

 

 

作者:酒小萍

酒小萍,現職諮商心理師、NCDA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講師CDINGO志工。

曾在跨國企業中從事訓練、人才發展、招募、員工關係、行銷與業務推廣等職務,在50歲從企業人資主管轉職為心理師。在學習心理輔導中,從自卑轉為接納自己、在學習後現代與優勢取向的經驗中,實踐幸福生涯。

TOP